【地理位置】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
【行政区划】 现辖廉江、吴川、雷州3市,麻章、赤坎坡头、霞山4区和遂溪、徐闻2县。
【人口面积】人口704万,面积11693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汉置徐闻县,属合浦郡;东部为高凉县地后各朝代中,今徐闻、海康、遂溪与吴川、廉江多分属不同郡或州。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法国强划为广州湾租借地。1943年为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湾租借地改名湛江市。1949年底为省辖市,先后为南路专区、高雷专区、粤西行政区、湛江专区、湛江地区驻地,专区(地区)范围多次变化。1958年降为县级市,属湛江专区。1975年复升地级市。1983年撤湛江地区,辖境划归湛江市。
【地形】地处粤西雷州半岛,东临南海,境内为玄武岩台地和濒海平原,多岛屿、港湾,沿岸滩涂广阔。是西南各省通往国外的主要出海口,亦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海上航程最短的重要口岸。
【气候】地处热带、亚热带过渡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3℃,年降水量为1417至1820毫米。
【交通】湛江港是国家级主枢纽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内贸运输华南主枢纽港,铁路有黎湛线、河茂线及湛海线与国家铁路干线连通;公路有国道207线、325线纵横贯通,沈海、兰海两条高速公路在雷州半岛交会。湛江机场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长沙、香港等31条航线湛江港湾以“大、优、深”而著称,港内岸线长241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的4倍,港池面积2400平方公里,现为粤西、环北部湾地区最大的港口,拥有全国第一座30万吨级油码头、15万吨级现代化铁矿石码头和华南最深航道,可乘潮进出15万吨级以上的轮船.
【资源】目前已发现多种矿物资源。非金属矿产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泥炭土的储量和质量均居广东省前列;南海北部大陆架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
【经济】是全国四大糖蔗基地之一以及全国最大的桉树、剑麻生产基地和红树林基地;是我国著名的菠萝、芒果、红橙之乡,外运菜面积、产量和产值均排在全国五大南菜北运基地的首位。全市主要有热作、水果、水产、畜牧林业等5大类多个农业商品基地;湛江海上生物、矿物资源丰富,海洋水产品繁多。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广东省之首。工业有化肥、机械、建材、造船、卷烟、棉纺、造纸、食品、橡胶等类。湛江地处亚热带地区,光热资源非常充足。利用湛江地处南亚热带的区位优势,发展南亚热带高效农业、绿色产业、加工业和旅游业前景广阔。
【土特产品】菠萝、芒果、红橙等水果以及毛鸡、禾花雀、蛤蚧等名贵野生动物。
【风味小吃】白切鸡、白切狗、清煮花蟹、沙虫汤、沙螺汤、油炸虾饼、木叶夹、糯米甜糟、番薯丝粥等。
【风景名胜】湛江旅游以其蓝色海滨旅游与海洋旅游资源,绿色生态与农业旅游资源,红土风情与历史文化资源,构成了“蓝、绿、红”三大旅游特色。主要景点有东海岛国家森林公园、湖光岩风景名胜区及国家级地质公园、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兆湾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南三岛、吴阳金海岸、徐闻白沙湾等市级旅游度假区、海滨公园、南亚热带植物园等。
【景点介绍】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在高桥镇有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带,被游客誉为“海洋天然湿地乐园”。区全长27千米,面积达37500多亩。区内土壤肥沃,盐分大,潮沟纵横交错,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环境,为红树林及其他海生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区内有生境底栖奎硅藻159种;水体浮游植物97种;生栖着留鸟、候鸟等鸟类170多种,昆虫133种;水体浮游动物26种;有中华白海豚、海龟、海蛇等大型生境底栖动物111种,林区曾出现过10多吨重的大鲸鱼。2001年,该保护区中新建的观海长廊、观林小道、观林亭、红树林牌坊等基础设施为游客增添了新的雅趣。
雷州珍稀海洋生物自然保护区 位于雷州半岛西侧,是我国大陆沿海保护最完好、生态类型最为丰富的热带典型生态系统之一。保护区已记录的559种大型水生动物种类中,有儒艮和中华白海豚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有列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的极危、濒危、易危物种名录40种,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热带近海珍稀水生动物的避难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