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日,云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新闻发布会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省应急管理厅、省公安厅、省林业和草原局、省森林消防总队、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等部门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局部地区达到极高危森林火险等级
自去年12月1日进入森林防火期以来,全省大部地区以晴朗、大风天气为主,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昆明、玉溪、大理、楚雄、丽江等地持续达到4级以上高火险等级,加之受丰富森林资源、野外用火活动、境外山火频繁烧入等因素影响,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严峻复杂。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发布了《云南省人民政府2025年森林草原防火命令》(以下简称《防火命令》),确定本轮全省森林草原防火期为2024年12月1日—2025年6月15日,其中3月1日—5月31日为森林草原高火险期。
截至4月1日,全省共接报处置森林火灾2起,接收反馈卫星热点957个。据气象部门预测:4—5月,丽江市、大理州、楚雄州、昆明市、玉溪市等地局部地区将达到5级极高危森林火险等级,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已经进入火险等级最高、火灾隐患最大、防控任务最重的攻坚阶段。
开展“无火清明”专项行动
针对即将到来的清明、五一等重要节点,各单位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防火宣传、火灾隐患排查、重点区域巡护、违规用火处罚等工作,切实加强对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设施周边、农事用火集中地区等重点区域巡护,坚决依法查处违规野外用火行为,深入推进隐患整改和源头治理,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根据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已经查明的森林火灾案件来看,绝大部分森林火灾案件是由于违规农事生产用火引发,其他原因还包括:燃放烟花爆竹、吸烟和祭祀用火。从已经查明的森林火灾案件来看,杜绝野外用火,可以有效防止发生森林火灾。提醒广大群众: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依然严峻,请大家不带火种进山,不在林区吸烟,不在山上野炊,不在林区内上香、烧纸,不在林区内燃放烟花爆竹,不烧荒不玩火。任何违规野外用火行为,都有可能引发森林火灾。
为提升全民防火意识,我省将推进“五进”宣传教育,联合公安、林草等部门开展“无火清明”专项行动,并在清明、五一前组织27家挂联单位对重点州市进行督查,消除火灾隐患。同时,夯实基层基础,大力推进大理、怒江等地航空救援能力建设,加快地方专业队规范化发展,提升扑火安全能力。
进驻普洱景迈山等8处重点火灾区域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立足西南高山林区防火形势,牢固树立“预防为主、防灭结合”的防控理念,运用一切有效形式和手段,全力抓好森林草原火灾应对处置工作。
坚持关口前移,积极主动作为。始终坚持把排查风险隐患、防控火灾作为首要任务,在春节、两会等重要敏感时段,累计动用4800余人次,深入7个州(市)27个县(区)70余处重点火险区域开展防火执勤126次,落细落实野外火源管控各项措施,切实“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有序推进防火工作多元化发展,加强对地方森林消防力量建设的业务指导,采取线下培训、网上授课等方法手段,先后派出5批次“教官团”为825名防灭火专业骨干进行集中培训,成立7个“教官团”,分片划区包点,对省内16个州(市)专业扑火队员进行覆盖式培训,截至3月底,共培训地方扑火队员9200余名。
同时,稳步推进省内靠前驻防任务,目前,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396人已进驻昆明安宁、保山善洲林场、普洱景迈山、丽江玉龙雪山、楚雄观音山等8处重点火险区域,构建形成“保住重点、辐射周边、相互策应、全域救援”的力量布防格局。
布防11架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
今年,我省强化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综合运用卫星遥感、航空巡护、瞭望塔台、红外热感、地面巡护等手段,对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全覆盖、立体化监控。着重发挥好由省级购买服务的134架无人机作用,精准科学确定巡护航线,加强对林农交会地带常态巡航,提高预警监测能力,切实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应急管理部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按照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的安排部署,云南省2025年布防了11架森林航空消防直升机,其中在保山市布防了2架直升机,在怒江州布防了1架大型直升机用以覆盖滇西地区及高黎贡山等重点林区;在普洱市布防了1架大型直升机用以覆盖滇西地区;在红河州布防了2架大型直升机用以覆盖滇东南地区;在丽江市布防了1架大型直升机用以覆盖滇西北地区;在玉溪市布防1架大型直升机用以覆盖滇东北及滇中地区;在大理布防3架直升机用以覆盖滇西、滇中地区及苍山等重点林区,同时策应其他区域。在全省共选定235个直升机起降点、野外直升机取水点430多个,规划航线37条,航线总长1.7万多公里,空中巡护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占云南国土总面积80%。
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3月30日,驻防云南的10余架各型直升机,累计开展巡护巡查飞行286架次630小时,发现和处置多起野外违规用火。
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摄影报道
一审 资渔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郭毅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