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遗址守护者的沙海与星辰

时间:2025-04-06 13:04:00

3月26日,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时,库尔班·吾舒尔的摩托车灯已照亮前往尼雅遗址的巡查路。从骑骆驼到骑两轮摩托车再到骑四轮摩托车,这条路他已经走了10余年。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沙尘暴,不用急着赶回来,风沙大了就到地窝子里躲一躲。”轮到库尔班巡查时,妻子总是早早起来,为他准备巡查路上吃的馕喝的水,叮嘱他路上注意安全。

开展文物巡查常年在外,库尔班的皮肤呈暗红色,就像混合了大漠风沙和骄阳烈日的颜色。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城以北100多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这里是被风沙掩埋的汉晋时期精绝古城遗址。遗址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有佛教寺院、佛塔、田地、道路等大大小小200多处遗迹。

“现在有了四轮摩托车,巡护一次只需三四天时间。2015年之前都是骑骆驼巡护,巡护一次需要10多天。”库尔班说。2015年,相关部门给库尔班配备了两轮摩托车;2022年,两轮摩托车换成了四轮摩托车,巡护之路便捷了很多。

“父亲那时进遗址需要三四天时间,现在天气要是好的话,骑摩托车四五个小时就能到。”跨上四轮摩托车,库尔班踏上了巡护路。

库尔班所在的民丰县萨勒吾则克乡红旗村,是距尼雅遗址最近的一个村子。公路通到了村里,去乡镇、县城,到和田市都方便多了。

“从小我就跟爸爸巡护尼雅遗址,它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守护好祖国的珍贵文化遗产。”库尔班也动过外出打工的念头,在父亲的劝说下他放弃了。

“国家大力支持文物保护,现在每个月我都有工资。”巡护之余,库尔班和爱人养羊,还种甜瓜。

尼雅遗址被发现的百余年间,出土了大批震惊世界的珍贵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等文物出土于此。虽然没有看到过这些文物实物,但知道它们出土于自己和父亲守护的遗址,库尔班很骄傲。

200多个巡护点位,最远的点位距离尼雅遗址核心区15公里。

巡查中库尔班最担心遇到沙尘暴。春夏之交冷暖空气的交汇,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了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大风刮得让人睁不开眼,沙子打在脸上生疼。”库尔班早晨出门时天空就灰蒙蒙的,刚过午时,狂风卷着沙尘扑向大地。以前碰到沙尘暴天气,库尔班只能寻一处茂密的梭梭林就地而卧,用衣服裹住自己的头,等待沙尘暴过去再继续巡护。

现在看护站建起了躲避沙尘暴的场所——埋在沙丘下的地窝子,里面配备了米、面、油、燃气灶,沙尘暴来时看护员可以进去躲避。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风沙对尼雅遗址的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有时我们看到的一些遗迹,因为风沙,再来时就被掩埋了,我们的工作就是尽可能准确记录这些遗迹的位置和情况。”巡护时手机没有信号,多年巡护积累的经验让库尔班成为遗址的活地图,他会在脑海中勾勒出巡护线路,将遗迹的基本情况记在脑子里,回去后打电话报告给文物保护部门。

尼雅的故事永远介于发现与掩埋之间,而看护员们用脚步丈量这段距离,守护着这片沙海与星辰。

“这个工作枯燥,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干了。但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尼雅遗址的看护中,守护好珍贵的历史遗迹。”库尔班说,尼雅遗址的5名看护员都来自红旗村,平均年龄超过45岁。

沙海尽头泛起鱼肚白,新一天的巡护轨迹即将覆盖旧车辙印。库尔班期待,未来摩托车能被更先进的装备取代。(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