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嵩山脚下的武校少年,到大学校园里的全国武术冠军,郑州科技学院大二男生陈东升(如图)用11年的汗水和坚持,诠释了少林武术“禅武合一”的精神内核,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武术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

汗水凝珠锤炼好武艺
4月1日,郑州科技学院体育馆内,20岁的陈东升演练起少林豹拳,豹扑、钻山、寻食、腾跃、奔跑、抓食等招式无不模仿着豹子的敏捷与爆发力,动作刚劲中透出灵动,将年轻人的活力和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东升与武术的缘分始于8岁时的少林寺之旅,在嵩山目睹武僧们行云流水的训练场景,他被“二指禅”“梅花桩倒挂功”等硬功绝技深深震撼。此后,虽然母亲心疼反对,他还是在父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鼓励下,毅然踏上习武之路。
2015年,陈东升进入少林永智传统文武学校,该校坚持按照传统的方式修炼传承,已培养出包括释小龙在内的数万名武术人才。他跟随孙志凡教练刻苦训练,每日凌晨5点起床,冲山、达摩洞长跑、套路演练、十八般兵器学习,双手因练习刀棍磨出了老茧,更领悟到了苦练方得真功夫的深意。
“铁拳如山铸豪情,汗水凝珠意志坚。”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学武第二年,陈东升先是一鸣惊人取得了全校第一的成绩,接下来连续三年夺得班级第一和年级第一,此后参加汝州市武术锦标赛又获得了第一的好成绩。
功夫小子拿下武术冠军
2023年,陈东升通过了郑州科技学院举办的体育特长考试,他的武术实力被朱增鑫老师所注意,并邀请他进入学校武术队,同年他跟随院武术队参加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以一套“豹拳”在全国1500余名大学生中一战成名。
陈东升表演的“豹拳”已在武校习练数千遍,这套少林五行拳法融合了象形拳的精髓动作,吸收了豹子刚猛有力又快速多变的形态特点,又融入了他的个人风格,被评委赞为“形神兼备”,最终夺得豹拳金牌。

他认为,少林武术传承千年,讲究“禅武合一”,是一项综合的武术体系,自己在训练中既遵循“三节四梢”“起随追”等传统要诀,又吸纳散打、搏击的现代技巧,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赛场上的成功并非偶然。
2024年,他携双刀再战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将少林刀法“滚出滚入,曲直相生”的要义与竞技美感结合,最终斩获豹拳、双刀、八极拳三枚金牌。2024年少林考功总决赛上,陈东升在47国选手中脱颖而出,再次凭借刚柔并济的豹拳与双刀技艺斩获全国武术冠军。
续写新一代武术人的篇章
赛场外的陈东升同样活跃。2024年暑假,他在开封万岁山景区,凭借扎实的武术功底以及出色的外形条件,化身武侠NPC,用武术演绎角色,吸引众多游客互动,为传播传统武术打开了“新窗口”。

“武术套路不是花架子,每一招都藏着实战智慧。”陈东升有时会被质疑“练这些套路有用吗?”“都是花架子!”对于流言蜚语,他选择坚守本心,认为少林武术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自己有信心成为少林武术的新生代力量。
对于未来,他计划参军报国,这一选择与少林“禅武医”文化中“以武济世”的理念不谋而合。他认为,武术所倡导的强身健体、实战技击及精忠报国、尚武习武精神,与部队担负的职责使命高度契合,而习武练就的体质和意志,能让自己更快适应部队开展的实战化训练。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陈东升的成长故事恰是这场“功夫盛宴”中本土新生代的生动注脚,他以新一代武术人的热血与智慧,续写着中华武术的华丽新篇章。
郑报全媒体记者 汪永森 实习生 刘硕珅 文/图
k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