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云沉浮录:从山城泥瓦匠到地产大亨再到被立案调查

时间:2025-04-08 17:15:00

清明假期前夕,一纸立案告知书打破资本市场平静。金科股份实际控制人黄红云因涉嫌存在未披露股票出现被强制过户风险、未及时披露权益变动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消息在重庆解放碑的写字楼与观音桥茶馆间飞速流传,这也在资本市场上一石激起千层浪。黄红云从重庆山区的一名泥瓦匠变成千亿房企的掌舵人,如今又被立案调查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桥段被津津乐道,而金科地产从千亿地产帝国到A股重整第一股的发展过程也让人唏嘘不已。

黄红云及金科控股对上述事项第一时间表达了歉意。这位曾与龙湖吴亚军并称“重庆地产双雄”的传奇人物,此刻正经历人生第N次“渡劫”。但是市场更关心的是,他和他旗下的地产公司能否“渡劫”成功。

草根逆袭:泥瓦匠走上胡润富豪榜

地产江湖盛产枭雄,在中国最具江湖气的城市——重庆,更是不缺这样的人物,黄红云是其中顶有名的一位。不仅因为其打造的地产公司——金科地产曾一度跻身千亿阵营,更因为其草根逆袭的“大男主”剧本。

公开资料显示,在创业之前,黄红云是从重庆涪陵的大山中走出来的,做过泥瓦匠,干过包工头。

转折发生在1998年,那是重庆直辖后的一年。那一年,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后,黄红云与三个合伙人一起,在重庆江北区的一间租用房里创立了金科,投身于房地产开发。

1999年,金科打造了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金科花园。作为重庆最早一批的高档小区,该项目一炮而红,并荣登新千年首个重庆地产销售榜首,金科地产亦由此声名鹊起。

此后,金科又打造了金砂水岸、天籁城等一批高档居住小区,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公司规模不断扩展,金科地产已跻身渝派房企的头部之列。

到了2001年,金科地产被评为重庆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十强。2004年,金科股份进入了中国地产百强。

一度,金科曾与东原、协信、华宇、龙湖以及财信发展齐名,被外界称之为重庆房企“六朵金花”。

2007年,黄红云登上了《胡润百富榜》,2020年,黄红云更是凭借215亿元身家在《胡润百富榜》上排名第241。

全国扩张:“西南王”杠杆狂舞

在重庆,一度流传着一句话:“去南山看夜景,到解放碑看美女,到金科买房子。”

早期,金科通过口碑打开了知名度。黄红云提出“做好每一个细节,打造美好家园”的发展理念,金科地产首个滨江项目——“金科金沙水岸”荣获中国十大水景称号。

2007年,金科走出重庆,开始实施全国化跨区域发展战略,首次落子长三角无锡。此后,金科更以速度闻名。

2018年金科的销售额首度破千亿元。至2020年,公司的签约销售已冲破2000亿元,在业内赢得了“西南王”的名声。

但看似亮丽的数据背后却是盈利能力下滑及连年飙升的负债。

其负债从2016年的867.2亿元攀升至2020年的3077亿元。截至2020年末,金科股份短期借款直接从2019年的30.6亿元飙升至2020年的104.7亿元。

自2022年来,随着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金科股份也陷入连年亏损。2022年亏213.92亿元,2023年亏87.32亿元。此前,金科股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亏损205亿元—28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黄红云的野心不仅在规模扩张,还在资本运作。

金科股份是在销售额破百亿之后,2011年借壳上市,股票代码000656.SZ。

2014年是黄氏家族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解禁的年份,由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减持大戏。

2015年5月6日,黄红云减持1.55亿股,套现11.45亿元;5月7日,黄红云前妻陶虹遐(彼时未离婚)减持0.52亿股,套现3.74亿元;5月12日,陶虹遐减持1.8亿股,套现12.83亿元;短短一周内,黄红云夫妇便套现超过28亿元。

而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底至2015年上半年,黄红云家族,包括其妻子、弟弟、女儿、侄子在内多人合计套现达40亿元。

疯狂的减持套现再加之随后而来的股市打击,金科股价迅速从11元左右快速跌至4元附近。这也为后来金科股份与融创的控制权之争埋下隐患。

最终,这场股权之争在2020年4月以融创退出,浮盈约50亿元,黄红云成功保住金科股份实控人之位终结。

冲刺自救:监管利剑下重整恐生变

虽然黄红云保住了金科股份实控人之位,但是由于快速扩张也伴随着高额的负债,最终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金科不得不启动破产重整。

2024年4月22日晚,金科股份发布公告称,重庆五中院裁定受理金科股份的重整申请。至此,金科股份也成为近年来A股首家正式进入重整程序的大型上市房企,备受市场关注。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重整不同于破产清算,是市场化、法治化化解风险的有效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重整也不是一定会成功,若重整失败,金科股份将存在被宣告破产的风险。

今年3月末,金科重整迎来重要进展。

3月31日晚间,金科股份(*ST金科000656)发布公告:《金科股份重整计划(草案)》获出资人组、有财产担保组、职工债权组、税款债权组、普通债权组表决通过,债权人同意金额的比例分别为99.80%、99.78%、97.62%、100%及78.7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相关规定,《金科股份重整计划》获表决通过。

眼见着金科要拿到拿到“司法重整通行证”了,但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公告显示,子公司重庆金科——普通债权组因“金融机构内部流程未走完”暂未通过,债务人将与普通债权组债权人进行协商,将《重庆金科重整计划(草案)》表决时间延长至2025年5月10日18时。

重整路漫漫。在关键时期,如今又面临实控人被立案调查,重整会生变吗?

4月3日晚间,金科股份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黄红云、控股股东重庆市金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金科控股”)于近日分别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

告知书内容显示,因涉嫌存在未披露股票出现被强制过户风险、未及时披露权益变动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3月27日决定对黄红云、金科控股进行立案。

金科股份在公告中表示,黄红云及金科控股对上述事项深表歉意,现已深刻吸取教训并学习了解相关规定,且深圳证券交易所针对上述事项已给予通报批评及采取相关监管措施。

同时,金科股份强调,上市公司不是涉事主体,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重整工作,不会对已经表决通过的《金科股份重整计划(草案)》产生不利影响,亦不会对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的《重庆金科重整计划(草案)》产生不利影响。

但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证监会立案对象并非上市公司本身,但实控人的合规问题,仍可能对公司治理和市场信心造成冲击。

金科股份重整不仅是为了解决债务问题,更是为了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路径。从行业角度来看,金科的重整不仅仅是它自己的事情,也关系到整个市场的信心。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的立案调查无疑给这一进程蒙上了阴影。尽管公司表示将积极配合证监会调查,但市场信心的恢复仍需时日。

采写:南方+记者 周中雨

设计:吴颖岚

【作者】 周中雨;吴颖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