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麦积·主动创稳进行时】麦积区什字坪村:“六步调解法”解锁乡村和谐新路径

时间:2025-04-11 10:03:00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马玉婷 王玮瑕 曹宁)近年来,麦积区马跑泉镇什字坪村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坚持将“枫桥经验”贯穿于各项工作中,以“化解矛盾防风险、调解纠纷暖人心”为宗旨,创新推出“听、排、调、访、治、防”矛盾纠纷化解“六步调解工作法”,着力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

在构建矛盾预警机制方面,什字坪村依托“3+3+N”网格体系(即3个网格、3名专职网格员、N名辅助力量),搭建起一张全天候、全方位覆盖的矛盾排查网络。每月10日,村干部和网格员集中排查纠纷;每周四设立综治服务日,政法干警每月15日进驻网格,通过“炕头会”“板凳会”等形式,倾听村民心声。同时,全村发放便民联系卡,村支书、网格员、民警的联系方式24小时畅通,保证群众诉求随时能听到。此外,“陇情E通”微信小程序开通,村民扫码即可线上反映问题,自今年1月至今已成功解决15件群众诉求。

什字坪村还依托3个网格与3名网格员,建立起“每日打卡、每周入户”的动态排查机制。无论是邻里隐私纠纷,还是公共区域乱停乱放问题,都能做到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

采访中,村民袁大妈因下水管道纠纷气冲冲找到村委会,村党总支书记王刚和网格员刘杰立即递上热茶,“先喝口茶歇一歇,咱们坐下慢慢说”。说话间,袁大妈的态度随即缓和下来,慢慢叙述事情原委,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像这种家长里短的事,天天在村委会上演,我们就要劝解疏导,先消除对立情绪。”多年来,什字坪村就是通过这种“未诉先办”的主动作为,使许多矛盾被化解在萌芽状态。

“这几年通过村‘两委’班子、村党总支的协调配合,我们村上调解各种矛盾纠纷也取得了成效。”王刚说,“通过我们的‘六步调解法’,村‘两委’班子和调解员懂得怎样把群众的工作做好,把群众的疑难杂症包括烦心事、矛盾事帮群众解决好。”

在化解矛盾方面,什字坪村讲究“量身定制”。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什字坪村采用分级调解策略:简单矛盾由网格员、“五老”乡贤现场调处;一般矛盾联动司法、行政调解;复杂矛盾由政法委员统筹综治中心,通过“议事会”“民情恳谈会”多调协同;重大疑难纠纷则由区综治中心诉调对接一站式化解。调解结束后,村里还建立了贴心的调后回访机制,通过电话、上门、询问邻里等方式,跟踪协议履行情况。截至目前,已经对112人次的当事人进行了回访,满意率达到了100%。

记者跟随网格员回访时,来到了村民韩秀芳家。婆媳俩正坐在院子里开心地唠家常,而此前她们曾因家务事争吵不断,婆媳关系一度紧张。在村上的悉心调解下,如今她们的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以前我们家庭矛盾多,婆媳关系也不好,其实都是些小事。村上干部特别好,我们有矛盾了,他们就来耐心调解、劝导,现在我们关系融洽多了,真的要感谢村上的干部,他们为我们家费了不少心,我们也知道要好好相处,把日子过好。”韩秀芳感慨地说。

基层治理不仅仅是矛盾调解,还体现在德治与法治的融合上。法律顾问定期驻村,“法律明白人”带头普法;村规民约倡导孝老爱亲、邻里谦让;“文明家庭”“好邻居”的评选,树立起了一个个道德标杆;村里126路高清摄像头覆盖主干道,智慧门牌系统精准服务群众;法治宣传从土地权属到违建政策讲清讲透;困难群体关爱和重点人群管理双管齐下。如今的什字坪村,刑事案件零发案,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六步调解法”就像一把把钥匙,解开了村民们的“心头结”,也铺就了一条乡村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之路。“通过我们的努力,村风民风有了很大的提升,村民们知道如何和谐相处,邻里之间关系更加稳定、和谐。”王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