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挑起发展的担子,在广阔的乡村激扬起更多青春的力量。其律就是其中一个。
扎起的马尾辫、灰色的鸭舌帽和爽朗的笑声,是其律给人的第一印象。“90后”的她毕业于西藏大学新闻学专业。2019年,她没有像其他毕业生一样留在城市,反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林芝市朗县登木乡比邻村,当起了一名乡村振兴专干。
“虽然这里是我的家乡,但是我很早就到外地学习、生活了,在家乡的时间很少,毕业前也没有想过会回到农村工作。”其律笑着说,一开始,她只是计划在家乡“过渡”一下,再寻求其他发展机会。然而,当她真正深入乡村,体验过乡村生活后,想法却发生了变化。
刚参加工作时,面对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遇到问题她会显得胆怯,考虑很多,束手束脚。
“这是你出生的地方,村里人都是你的邻居、亲戚,现在你当专干为村民服务,大家都很高兴,这是你的优势啊。不要总是把大家当长辈看待,有话你只管讲,有事你只管干,大家都会理解、支持的。”父母的话点醒了其律。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她开始主动向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干部请教,主动走访群众,在小本子上记录每家的情况、每户的需求,渐渐地做到不受个人感情的困扰,而是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和村里人相识、相知。
6年来,身着朴素的其律总是闲不下来。在不断的入户走访、化解矛盾纠纷、宣讲党的政策、发展集体经济、组织文艺表演、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和服务留守老人等具体工作中,她赢得了村里人的信任和支持,渐渐自信、成熟起来,干起工作来得心应手。
其律说:“在担任乡村振兴专干这几年里,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事情,有困难、有挫折、有成果、有埋怨、有微笑……这些点滴让我感受到了基层工作既充满挑战,又能给人带来成就感、幸福感,它不仅关乎着农村的发展,更激发着我的潜力,见证着我的成长。”
为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美丽乡村,其律在环境整治上倾注了许多精力和热情。她积极配合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完善村规民约,把村规民约编成顺口溜,建立积分超市,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主动,感染着比邻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通过年复一年的努力,现在的比邻村不仅环境大变样,还先后形成了文明新风“十小进农家”和村规民约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实践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乡及全县推广。
“小姑娘对村里的情况很熟悉,能干、热情又主动,真是个不错的孩子。”提起其律,村里的老人达瓦竖起了大拇指。
看着自己工作多年的乡村变得越来越好,听着村里人鼓励和支持的话语,其律成就感满满。她说:“习惯了乡村生活后,我爱上了家乡的宁静与村民的淳朴,坚定了扎根乡村、服务群众的信念。能和自己的家乡一起成长,见证乡村振兴的举措一项项变成发展的现实,我觉得自己的青春很有价值。”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