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3日)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
在北京召开
会议表彰了
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
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
苏州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
确认保留“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 苏州市在2008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以来,在2011年、2014年、2017年、2020年、2025年连续获评,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 张家港市2005年创建为首届全国文明城市并七届蝉联;
★ 常熟市2017年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并三届蝉联。
★ 太仓市、昆山市于2020年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并两届蝉联。
此次
苏州共有5个镇、18个村
获评新一届全国文明村镇
21家单位、2所学校、4户家庭
获评新一届
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
来自苏州的殷志兰
被授予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始终坚持“一把手抓两手、两手抓两手硬”
苏州
是经济大市
在厚植“经济强”优势
提升“百姓富”含量
铺陈“环境美”底色的同时
苏州特别注重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以及文化环境的提升与改善
目前,苏州正在举办第七届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推出六大主题活动。
从2019年首届举办至今,7年时间里,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秉持“文化艺术的盛会、人民群众的节日”办节宗旨,每年端出名家名团名剧、书画作品展览、主题电影展映等一系列文化大餐,全方位满足市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为持续深化“书香苏州”建设,苏州建成遍布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落地一批特色书店,越来越多的社区书店出现在“家门口”,打造24小时阅读空间,传承好苏州人“骨子里的书香”。
始终坚持硬环境软环境同步提升
让市民群众
在日常起居、衣食住行中
感受到文明城市建设带来的获得感
经过多年努力
苏州城市规划建设有序推进
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城市功能和服务管理不断提升
葑门横街是苏州主城区唯一的露天沿街菜市场,2024年葑门横街综合提升工程启动,焕新的葑门横街干净、整洁、有序,烟火气更足,人气更旺。
如今走进苏州各地的农贸市场,干净整洁的环境、划分清晰的摊档、规范有序的管理,周边居民的“菜篮子”拎出更多幸福感。

去年,苏州完成“启动改造提升菜场50个,年内完成改造提升菜场30个”的目标任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方面,截至2024年,已建成各类业态及门店数量总计近10万个(含存量),居民生活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苏州还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口袋公园建设。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口袋公园数量已达646个,仅2024年就新建及改造84个,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愿景成为现实,稳稳“兜”起苏州人的幸福感。

近年来,苏州不少老旧小区重焕新生,通过新增功能配套设施、提升安全系数、增设健身器材、重新梳理绿化带等措施,为居民托起“稳稳的幸福”。
在硬环境之外
苏州把“文化”和“文明”
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多形式、分众化加强教育引导
大力弘扬凡人善举
充分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带动作用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殷志兰数十年如一日,赡养八个“爹妈”。

50多年来,殷志兰无微不至照顾父母、养父母、伯父母、公婆等8位年迈多病的老人。她在花甲之年发起成立“殷志兰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400余次。
常有人问殷志兰累不累,她总是笑着回答:“当志愿者,让我感觉更年轻了,能够帮助到别人,我特别高兴!”

苏州还对2015年建成的苏州公民道德馆进行了更新布展,展示了苏州古代先贤、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文明家庭、中国好人、江苏好人、新时代江苏好少年等360多位市级及以上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广大市民
是创建城市文明的主体
当前
越来越多的市民
主动投身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截至目前
苏州共有超过300万名注册志愿者
3.4万支注册志愿服务队伍
2021年
苏州开发上线“文明随手拍”
广泛发动市民群众
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家门口学校的放学时间,流动摊贩比较多,绿化草坪被踩踏,建议安装护栏。”近日,家住苏州市区的李女士在接送孩子时看到这一现象,便通过“苏周到”App上传照片至“文明随手拍”,很快收到了整改答复。

(扫描“文明随手拍”二维码)
据了解,自苏州“文明随手拍”群众性平台上线以来,平台用户已达5.3万余人,形成超过100支“文明啄木鸟”工作队伍,日均办结问题近50项,不断传播文明新风尚。
为了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苏州还在节假日期间开展“文明旅游体验官”专项行动,鼓励市民游客发现文明点滴、曝光不文明现象,来推动问题解决。
为应对垃圾烟头动态管理难题,苏州积极推进“烟头不落地”专项行动,推出了“你拍我扫、你点我设”活动,让市民群众直接对灭烟柱设置点提出建议。
近年来
苏州先后制定出台
《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发布《爱苏州文明倡议十条》
期待每一位市民
用行动传递文明
《苏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苏州第一个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立法文件,于2022年5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规定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居住、工作、学习、旅游以及从事其他活动的个人,应当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抵制不文明行为,维护公序良俗。
今年,苏州市文明办修改完善《爱苏州文明倡议十条》,并向社会发布。
爱苏州文明倡议十条
苏州是我家,美好靠大家。
公共场所内,有序勿喧哗。
演出比赛场,言行有修养。
旅游出行时,相互多礼让。
垃圾分类投,行驾遵交规。
养宠不扰民,邻里互照应。
尊老又爱幼,社区更和睦。
勤俭拒浪费,移风又易俗。
指尖传善意,网上树新风。
你我爱苏州,生活添福气。
让我们携起手
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让自己的每一次
文明之举
为文明苏州加分添彩
来源:苏州新闻
编辑:小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