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燕墩公园里的这座高台,其实大有来历

时间:2024-12-06 08:16:52

在元、明两代,老北京城有五镇之说。五镇对应五行,分列于五个方位,其中南方之镇,就是燕墩公园里,那座看似毫不起眼的高台,名为“燕墩”。

燕墩又称“烟墩”,主镇火,墩台外形为烽火台状,下广上狭,平面呈方形。据传始建于元代,初为土台,后在明嘉靖年间,向南扩建北京城时,才包砌以砖。其位置在元大都时期,是与外城正南门丽正门相对,明北京城时,则“在永定门外半里许,官道西”,是进入永定门必经的一道关卡。

燕墩(小晨23年4月摄于燕墩公园)

清代建立后,朝廷在此举行祭祀水火神的仪式。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时,置石坛于台顶,以白石束腰须弥座,承高约8米的乾隆御制碑一通。石碑选用少见的乾隆帝正楷手书为字体,用满文和汉文,在碑南刻侧重介绍北京城历史沿革和京城繁华富庶之景的《皇都篇》,碑北刻赞颂北京作为都城地理位置险要优越的《帝都篇》,两篇均为记述北京幽燕之地的重要史料。(燕墩现在无法靠近,台顶的乾隆御制碑只能远望,但它有一个内容和规制几无差别的姊妹碑,如今立在首都博物馆北门外的街口)

清末民初,又将一对来自宫中宝华殿的雌雄“神燧石”陈列于此,神燧石下承高如八仙桌的海南沉香木座,但在民国以后,二者皆不翼而飞,下落不明。八年抗战期间,燕墩被日本经营的大华火油有限公司强行圈占,他们本想以“恐燕墩坍塌为由”,将其拆除,但在《晨报》组织调查,得出“其有保存价值,亦无坍塌之虞”的结论后,怕激起更大的民怨遂放弃,燕墩得以保留至今日。

仿制木质红漆门(小晨23年四月摄于燕墩公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墩台北偏西处的两扇石门一扇被毁,后来改换了如今所见的仿制木质红漆门(上图左侧躺倒在地的,会不会就是曾经的石门?)门内有南北向石阶43级,东西向石阶2级,通达台顶。旧时每逢重阳节,老北京人都会到此登高,他们把燕墩称为“石幢”,其景观称为“永定石幢”或“燕墩石幢”,是民间流行的燕京小八景之一,也是小八景至今仍保留着原貌的二景之一(另一景为银锭观山)

老北京人也叫它“挡”。这里流传着“永定门外七十二营一挡”的说法,“一挡”就是燕墩。或许是它高约9米的墩台,被百姓从心理上看做了可以抵挡外来侵犯的屏障,但事实上,无论是清军攻克明都,还是八国联军和日本侵略者进犯北京,永定门总是北京陷落的一个攻破点。

如今七百年过去了,燕墩历经朝代更迭,连年动乱,依然巍然矗立在城南,见证着亲历着北京的变迁与发展,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城市,是北京元代城址南沿遗存的重要标志物,也是许多人眼中的老北京中轴线南端延长线上的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