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理”,就是了不起!近日,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广播电视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理论星火·青春燎原”视频作品创作大赛火爆年轻人的朋友圈。当Z世代用镜头重新诠释党的创新理论,那些“高大上”的理论话语正通过微视频、微短剧、微动画片、微电影等青春化表达,在社交平台掀起热潮。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既是理论武装的重点对象,更是理论传播的“生力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的战略要求,这一命题在信息碎片化、价值多元化、文化快餐化的传播环境下尤显迫切。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走进青年、打动青年、武装青年?这不仅关乎青年成长,更关系着理论传承的时代命题。
“理论星火·青春燎原”视频作品创作大赛给出了破题密钥——用“青春叙事”解码“理论密码”,推动青年成为“学”的主角、“创”的主力。在早餐摊前讲解“国内大循环”经济逻辑,以皮影破次元激活文化“两创”新表达,让机器狗在泰山之巅展示科技强国范儿……这些创意实践打破了“你说我听”的传统模式,让理论从典籍中“走下来”,化作可触摸、可互动、可共创的生活化表达。当政策语言穿上潮流外衣,当理论宣讲融入生活场景,严肃的理论自然变得“上头”。
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这些看似宏大的主题,在年轻人的镜头语言下获得了全新的诠释。大学生用延时摄影记录光伏电站建设,自创Rap唱出新能源革命;新兴青年将传统文化融入街舞,用肢体语言诠释文化自信;动画团队演绎“枫桥经验”,让基层治理智慧跃然屏幕。这些作品的成功密码,在于找到了理论与生活的连接点——创作者不是在复述概念,而是在讲述自己的青春故事。大赛创新设置“优秀创意策划奖”,更是彰显了“创意即价值”的传播理念。当“00后”用二次元画风解读“共同富裕”,用弹幕讨论“新发展理念”时,理论传播的边界还在不断拓展。这场大赛不仅点燃了青年的创作热情,更让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真正“活”了起来。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场大赛正在培育新时代的理论“轻骑兵”。获得“理论星火青春推荐官”称号的创作者,既是理论学习者,更成为传播创新者。他们用青年语态重构理论话语,用网感表达消解理解门槛,这种“青年讲给青年听”的传播模式,打破了话语体系的“代际差异”,有效破解“有意义”与“有意思”的传播难题。这种传播范式的革新,不是简单的形式嫁接,而是构建了“青年创造—二次传播—价值认同”的生态链。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这场“理论星火·青春燎原”的探索展现出理论武装的青春样态:理论不仅可以很“燃”,还能成为Z世代最酷的时尚单品。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时,那些深刻的思想自然就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场最潮思政课才刚刚开始,但已经让我们看到:当理论的星火遇上青春的创意,燎原之势,未来可期!(董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