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名村医当好基层健康“守门人”

时间:2025-05-14 11:31: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近日,在贵州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街道阿栗村,村民罗兴菊因腹痛前往汪家寨卫生室求助村医刘欢。刘欢通过针刺穴位、磁疗灯照射和中药调理,仅数日便大幅缓解了她的症状。“以前我因风湿病发作无法行走,也是刘医生用针灸治好了。”罗兴菊感激地说。如今,像刘欢这样能够独立开展中医诊疗的村医,已成为当地群众信赖的健康“守门人”。

4年前,刚担任村医的刘欢坦言那时的自己对中医技术了解还不多。他回忆道:“区里组织培训,专家手把手教我们针灸、拔罐、刮痧等。现在,村民不用跑城里,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医药服务。”他的话语间满是自豪。

这一转变得益于乌当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近年来,乌当区充分发挥医共体牵头医院资源优势,由医共体总院牵头,定期邀请三甲医院专家开展线下培训,让全区98名村医掌握了刮痧、拔罐、针灸、推拿四类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这些技术非常适合基层常见病治疗。

为提升村医实战能力,乌当区还开展了“村级中医技术大比武”。77名村医代表同台竞技,比拼针刺、艾灸等操作规范。乌当区下坝镇喇平村村医王安文表示:“比赛让我发现了不足,现在施针更精准了。”以赛促学之外,区里还建立了专家下沉机制,安排技术薄弱的村医到区中医医院跟班学习,并组建巡回指导组深入村寨开展“临床教学”。

乌当区中医医院副院长张悟表示:“我们要让优质中医资源真正‘沉’到基层。”通过标准化培训体系,村卫生室已能规范开展灸法、推拿等技术。目前,乌当区77个村、98名村医已能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到2025年底,乌当区计划实现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均能规范开展四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基层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来源: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