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上海各大博物馆推出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为市民游客献上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旅。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三件珍贵的恐龙标本,今天重磅开箱亮相。这次开箱,标志着“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 全部118件恐龙标本到馆,展览将于5月26日开幕,5月31日起对公众开放。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今天开展了十数项特色活动,以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奏响红色传承新乐章。

工作人员身穿长衫,扮做“李大钊”先生,带领观众们穿越百年时光,回顾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征程。

在上海徐汇滨江的龙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天地大观”特展,也因国际博物馆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这次特展展出了200多件(套)从商周至明清的珍贵文物,包括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其中,青铜错银嵌琉璃乳钉纹方壶等珍贵文物首次向公众亮相,明成华斗彩鸡缸杯时隔10年再次亮相,吸引了大量游客专程前来,其中不乏外国游客。

国家文物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备案博物馆已经超7000家,比去年增加213家。平均不到两天,就有一座博物馆建成开放,免费开放率超9成,充分体现文化惠民的政策红利。其中,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71座,相比于2023年度新增6座,2024年全市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破4000万。
与此同时,观众的参观体验也在持续升级。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参观,到数字化观展、沉浸式体验,再到文创产品热销,多地文博单位接待量都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博物馆正从知识殿堂延伸到生活场景,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日常。
看看新闻记者: 翟煜森 陆熠
编辑: 周缇
责编: 张蕴昆